首页| 论坛| 消息
主题:《琴度》 金蔚著
回帖:附
五泄遊記
其一
某夏無事,攜琴獨往五泄。入西源,炎暑頓消,靜謐非常。溪雖涸,水聲汩汩從石縫中出。行裏許,人跡漸少,路斷草長。有三台塔者,處懸崖之中,亂藤穿壁,疊石參差,成天然石室,為明儒宋濂讀書處。口甚狹,解琴而入,室大二步許,中有石床石枕。一面臨潭,廣丈余,水清見底。數游魚悠然往來,於是彈琴讀白石語,渴則掬水而飲,倦則倚床而睡,自以為神仙也。
其二
先生蔣進來宅,同遊五泄。入一側路,幽甚。三面徒崖,一面竹掩。有水從崖上下,高數丈,並不急,如白練緩緩垂落。下有一潭,俗名毛龍潭。即坐,鼓流水一曲,聲震崖壁,韻清而長,我琴從未有此妙音,物亦知其處也。彈畢身起,見兩步外有黃灰蛇悠然而行,吾皆不驚。先生戲曰:此毛龍也。嗚呼!始知鷗鷺忘機,信不謬也。出潭返筆架山,對晚霞空談前生今世,歸宿五泄寺,聞敲板撞鐘聲,宛若隔世。
其三
丙子春,偕同學三人遊西源,因興不盡欲探其來,始有路,後盡不可前。於是涉水而上,遇幾小瀑,或繞道,或拉手推股而上。蓋數裏許,忽見小徑,旁有山田,正勻泥待秧。梨花開,鷓鴣啼,瓦屋七八間,以為桃源也。覺腹饑,遇一老婦,問店所在。曰:行十裏方至紫閬,若不厭可以為餐。余皆大喜。至其家,老丈出,年逾八十,婦使辦菜,笑而不言,旋即上山。家中甚簡,有托籃上號光緒字樣。老婦道:此處其家已住八代,今兒孫出山謀生,惟其夫婦在此。一息,老丈持豆筍回,老婦上灶,煙繞氣蒸,落落無礙,其白米青菜,陳肉新筍,質而美,至今不忘。腹果,老婦曰:有客之家,當有酒待。於是持盞相勸,不覺紅暈上耳。並曰:其娘家善釀,每回門必醉于酒翁之旁。今父母過背,若在,雖孝敬如常,然對坐不言,怨其許入深山也。吾皆失笑。酒畢,恐遲,於是告辭。同行欲酬,老婦言,見我等思及其孫,恐饑傷人,非為他故,日後若於市上遇之,招呼一聲便可。並指歸路,皆翻山道也。行至半,忽聞蘭香,欲尋不得。而進退數步皆不可聞,甚異之。
同行者,湖州朱力,桐鄉章明,金華陳錫群。
下一楼›:雪狼辛苦
‹上一楼:琴度卷三
陰陽
尚對立統一而嗤陰陽至理者,皆耳食之輩也。今人不重祖宗之學,令人太息。 ..

查看全部回帖(12)
«返回主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