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| 论坛| 消息
主题:《琴度》 金蔚著
回帖:琴度卷三
陰陽
尚對立統一而嗤陰陽至理者,皆耳食之輩也。今人不重祖宗之學,令人太息。琴中無處不合陰陽,當細細審度。如仙翁操中大小間相應,一散一按,一懸一傍,一甲一肉,一清一濁,一聲一韻,一主一賓等等,一言不盡。今人多以為其一挑一勾只音高相同而已,便用新曲替之。雖貌似一理,其失也大。知琴中陰陽,方可識先人制曲之妙。其虛實方圓輕重緩急等等,皆有所依。然後玄微可察,意態可知,始得琴中真趣。不究陰陽者,惟有在實處用功,至多得流暢悅耳之音。若言玄妙深邃,遙不可得。縱有天資過人而善摹者,亦肢離怪誕,得貌失神而已。
虛實
圍棋留氣,書畫留白,國人自古知虛實妙用,故藝術一道為天下冠。西人原重實處,故科技昌明,然於藝術,幾同技術也。百十年來學習東方始知虛實之妙。今國人反不知此,棄虛重實,於是百年前之西藝流行國中,其謬大矣,虛實自陰陽來,知陰陽可明虛實。從音而論,有聲處實,無聲處虛;密者實,疏者虛;重者實,輕者虛;音為實,韻為虛等等。從意而論,主為實,賓為虛;顯為實,晦為虛;流美者實,澀僻者虛;堂正者實,玄妙者虛等等。虛實佈置,依曲而定。一般而言,寫形用實,寫意用虛,大麯實多,小曲虛多。不一而足。細細味之,曲中妙處洞然。
賓主
淺言之,譜中大字為主小字為賓,一望即知。其賓主有序,則音雜而不亂。倘以二主音之間為一拍,其上下進退等多於後半拍作用,此賓不奪主之意,為我琴所重。是否在後二股之一或四股之一或某股之一處出之,則又可隨主音之勢而定,此我琴之任意處。以西譜注我,其技尚不夠也。另外打圓,滾拂,長鎖等等,賓主一分,輕重緩急皆有所屬。若論曲意之賓主,須察其起承轉合。其起轉為主,承合為賓,而起轉二者,又以轉為主也。
吟猱
主音為質,吟猱為文。未見主音不擅而能擅吟猱者。得吟猱其用,錦上添花;失吟猱其用,畫蛇添足。其精微清人之功,其無度亦清人之過也。正如清時瓷器傢俱,雖紋飾繁複,遠不如明時簡樸大方。吟猱之用在於精不在於多,在其隱不在其顯,總以渾化無際為上。用之不當,不如不用。故首知其用,然後探究精微。其長短,大細,定飛,遊蕩之妙,令人叫絕。更有轉圈一法,其變振弦之長短,更變振弦之鬆緊。至此,吟猱之技或不可再細也。
指法辨
我琴指法之巧無器可比,而其又以質樸為上,蓋藏巧於拙也。各譜所言指法可謂詳備,今擇其易淆不明處辨之,以呈同好。
罨--意為捕網,凡捕物須至近處以極快之力施之,故低指疾下可得其旨。
撞--如走珠撞物而返,急上緩下並不計上至何音,依勢而定。若上下均勻且音有定高,幾與進複近也。
分開--此言二音分開,當右彈後左虛上,再乘下時彈出,著意本位二音,也不必求其上至何音。能知 [大九抹挑四弦 分開] 與 [大九抹四弦 上八 就四弦 下九],與[大九抹四弦 進複 挑四弦] 亦不同。則可得之矣。 【錄入者注:[]內,書中為減字譜】
換--其有多意,或為換弦或為換指。今日言換,有連上連下如緩撞者,源自大指換名指,音近而指已不復換也。後人知其名為換而不知如何換法,或度之則成換弦,即依聲而上複注彼弦而下者。或訛作喚,以為有呼喚之意。其來大概如此,而今依譜作用即可。
滸--意為淺灘也,其法狀水上淺灘虛上無跡。不必定在某徽某音,妙在其虛。
打圓--圓為挑勾呈圓勢,打字原指挑打二弦,今即挑勾也。意不盡時用之,故與長鎖同工。實兩頭虛中間。賓主一分,便得其概。
扶--近譜少用之,多與涓拔圓摟相混。其名為扶,意為扶弦,即古書所言指約前弦以絕餘音者。扶者不絕餘聲,則近他矣。

搯撮三聲--與撥剌三聲、拂曆三聲意皆同也。亦意不盡時用之,不必拘其節奏指法,以曲依勢定之。其三聲之說人多不知其指,看較早之譜, 前皆有,其 未列於前者,寫作 。故其三聲包括頭上一撮,共三搯三撮也。有句末為一撮,其下注聲者,可為其證。 【錄入者注:此初多處無法輸入, 抱歉】
挑--挑為最常用之法,遍閱舊譜,多言大指抵食指指紋或頭肉中送出,觀圖則大還閣五知齋皆如是。而今人大指多傍食指左側,幾為天下式範。詰之,或曰:方便。此原不成理,方便不如不傍,如琵琶然。或曰:大指助之易使挑音過猛,與眾音不類,於是半推半就,如此而已。其不知挑和勾相對,一清一濁,一單聲一合聲,一懸落一傍弦,一急行一慢出等等,一言不盡。其一猛一寬,一助指一單勾,正先人用意所在,自然之屬。陰陽至理存焉。今人受西樂所化,不知本源,其失如此。
制琴
老琴或為商賈所占,或為附雅所據,更有所謂國有而棄之若薪者。後學了不可得,惟有在新琴中求其佳者。若能親斫,更稱風雅。其法古已詳備,首重琴材。材者,木也,漆也,灰也。木求其古,扣之聲透而實,韻長而靜者為妙。其漆必為大漆,以油漆充之,其韻不真。如言灰胎,要緣木而定,力矯木之所偏。無論八寶鹿角,當思粗細脆硬多少厚薄之妙用。若材可得,再重其工。立形不蠢為妙,方圓有依,轉折合勢,但求工而不匠。掂之
下一页 (1/2)
下一楼›:附
五泄遊記
其一
某夏無事,攜琴獨往五泄。入西源,炎暑頓消,靜謐非常。溪雖涸, ..
‹上一楼:琴度卷之二
授受
琴雖有譜,其多虛處。若無師授,是廢書也。或易虛為實,又失我琴妙處 ..

查看全部回帖(12)
«返回主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