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琴百科  > 所属分类  >  中国音乐   
[67] 评论[0] 编辑

《喜帖街》

《喜帖街》谢安琪

《喜帖街》这首歌取材于香港市井变迁,借物抒情,看似对往昔情感的回忆其实蕴含着港人浓烈的本土情怀。2008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2009年1月1日下午3时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举行,谢安琪凭《喜帖街》连获“至尊歌曲大奖”、“叱咤乐坛至尊歌曲大奖”等众多奖项。

 

 

基本信息

《喜帖街》《喜帖街》专辑
歌曲名字:《喜帖街》

演唱者:谢安琪

作曲:Eric Kwok

填词:黄伟文

所获奖项:“至尊歌曲大奖”、“叱咤乐坛至尊歌曲大奖”等众多奖项

所属专辑:《Binary》

出品商::新艺宝

创作背景

《喜帖街》《喜帖街》获奖现场
《喜帖街》在2009年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上,《喜帖街》的词作者黄伟文上台领奖时特别强调,这首歌是写给香港的。

作为香港的一条颇有渊源的街道,“喜帖街”的改造成为令很多香港人唏嘘的集体记忆。黄伟文将个人感情跟这集体记忆结合在一次,可谓用心良苦。而“情爱”、“社会”与悦耳旋律的水乳交融,则成为这首歌曲成功的关键。这首歌堪称港乐社会歌近年来的集大成者,而谢安琪因此获得整个香港的认同也就不奇怪了。

回归之后香港有着太多的变化,面对越来越近的大陆,港人那混血状况下的特殊情怀似乎有点怕生。即使是未体验过千里之外的那条繁华小街,还是会感动得一蹋糊涂,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条熟悉的街,记载着很多回忆。虽然着一首K歌指数较高的作品,低沉钢琴混杂钟声深刻入耳,谢安琪娓娓道来,画龙点睛之笔来自于副歌的第一句,声音被处理得非常遥远和空灵,仿如两个时空的谢安琪的对话,非常有画面感和意境,整首歌的品味陡然提升。

除了歌词内容的变化,港乐的编曲也日趋多元化和高品质。谢安琪的专辑《Binary》就是一张很明显的多元化专辑,唱片里除了比较通俗易唱的歌曲外,还有电声、采样、爵士等丰富的元素。相同的例子,还有容祖儿何韵诗、麦浚龙(听歌)、林海峰、农夫组合等。古巨基《Guitar Fever》专辑更是别出心裁地找来几位吉他高手助阵,把唱片弄成一张高品质的吉他发烧碟。

歌星简介

谢安琪(Kay Tse,1977年3月13日—),香港女歌手。谢安琪6岁开始学习音乐,考获8级钢琴资格,亦懂得弹吉他。跟丈夫张继聪同于中学时期就读大埔恩主教书院。于香港中学会考考获最佳六科合共21分的成绩,并于2002年入读香港大学文学院,主修美国研究,并于2005年毕业。后担任钢琴教师,培育音乐人才。她在大学时已参加歌唱比赛获得评判音乐监制周博贤(Adrian)赏识,并于2005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《Kay One》。她在出道前,曾在香港一些大型商场作过现场表演。初出道时,唱片公司特意保持她的神秘感,不让她向公众露面,只派歌上台,以声线吸引听众注意。

所获荣誉

在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中,谢安琪除了拿到了“至尊歌曲大奖”和“至尊专辑大奖”两项大奖外,还获得了“2008四台联颁音乐大奖-歌曲奖”、“叱咤乐坛女歌手”、“我最喜爱的歌曲”。在拿下“叱咤乐坛女歌手银奖”时,刚刚晋升一级的她因一时的感触,流下了热泪,回到台下时,更与老公张继聪拥抱庆祝。2008年度可谓是谢安琪收获最大的一年,除了是自己的作品《喜帖街》被传唱到街知巷闻外,在各大颁奖典礼上也取得了很多奖项。2008年度TVB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于2009年1月3日晚上八点三十在国际展览中心STARHALL举行,08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在《喜帖街》中结束 。

相关评论

《喜帖街》《喜帖街》
谢安琪新专辑中的《喜帖街》,是符合香港人真正回忆的不二之选。一方面,喜帖街是香港人一个时代的回忆,亦是承载了无数港人欢乐、幸福的回忆;另一方面,与皇后码头一样被清拆的喜帖街,亦正代表着一个回忆的结束.。

看到这样的歌词难免“懒感触”地想到了人生。“筑得起人应该接受,都有日倒下”,世界总是变幻无常,人也总是有高有低,学会“接受”该有多大的勇气...“好景不会每日常在,天梯不可只往上爬”,每个人都想留住“好景”,都想爬上“天梯”,但如果人生都能时时心想事成,这大概也失去了人生的意义了吧......“温馨的光景不过借出 到期拿回吗”,这个“借”字下得太好了,如果一时不顺意,就当作好景暂时借出,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,“到期”总会“拿回”的......“有感情就会一生一世吗 又再婉惜有用吗”,感情大概也是一样的吧,没有感情是会永远不变的,正如当日的喜帖街早已不复存在,当感情离自己远去时,婉惜也注定只是徒劳.....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帖街......

香港喜帖街

《喜帖街》香港喜帖街

喜帖街,也称利东街或印刷街,位于香港岛湾仔区,是香港的著名印刷品制作及门市集中地,尤其以印刷喜帖著 。在1950年代,香港政府将印刷店集中在位于湾仔南部,位于庄士敦道及皇后大道东之间的喜帖街,有传目的是方便监管,以防它们印刷非法物品。而这些小店逐渐发展各种型式的印刷品,例如信封、信纸和名片。1970年代不少印刷店亦开始印刷各式各样的喜帖、利是封及挥春等。1980年代在香港逐渐为人所知。举办婚礼的新人,几乎每一对都会去喜帖街比较选购。

2004年初,香港政府计划重新开发此区,项目代号H15。此举引起了当地居民的一些反弹,并与政府协商保留这段历史意义浓厚的喜帖街。2005年11月5日,政府正式回收利东街的业权,大部份楼宇已经重门深锁,十室九空。由于市区重建计划,喜帖街道的业权现已被收回,并已于2005年11月6日凌晨零时起复归政府所有,使印刷店绝迹。收回重建后,喜帖街的所有楼宇以及店铺均已经重门深锁,而店铺门外亦已贴上了市建局的告示,写着“此乃市区重建局物业(This is an Urban Renewal Authority property)”。当地居民争取在重建计划中保留喜帖街的特色。

视频欣赏


参考资料
[1]  江汉社区 http://bbs.jhrx.cn/dispbbs.asp?boardid=37&ID=44787

附件列表


67
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
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

上一篇 TWINS    下一篇 《在路上……》

同义词

暂无同义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