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完整版本: [-- 小米的音律学习笔记 --]

古琴文化网 -> 琴学心路 -> 小米的音律学习笔记 [打印本页] 登录 -> 注册 -> 回复主题 -> 发表主题

等待千年 2011-06-14 21:46

小米的音律学习笔记

第一章   音与声  _7P#?:h  
一、基本概念 TW)~&;1l  
---单个乐音 j _p|>f<}  
---构成了音乐的“多个乐音” )D>= \ Me  
“声成文,谓之音”---《乐记》 , I^:xw_  
二、声学(律学是声学的一部分) 5 4vDP9  
1.       音的类别和发音原理 /+g)J0u  
原理: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。 aA3KJa  
分类:⑴乐音:有规则地、周期地、反复振动,有一定高度。 ReZ&SNJ  
      ⑵噪音:无规则地、周期地、反复振动,无一定高度。 H=1Jq  
2.       音的高度 y~-dQ7r  
⑴以振动次数的多少来计算 9f7T.}HM  
⑵每秒钟振动的次数,称为“频率”,单位:赫兹(Hz _+NM<o#A  
  振动频率越高,音越高;振动频率越低,音越低。 { 2\. 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人耳能感受到的音高范围 HHXm 4}!;<  
  次声波<---------------- 16Hz~20000Hz------------->超声波 EI!e0 V1!  
3.       声音的物理属性 oJ`cefcWo  
⑴音高----取决于物体振动频率。 } Rs@  
⑵音长----取决于物体振动时间。 MB:*WA&  
⑶音强----取决于物体振幅,衡量单位:声压强度:帕,或者声压级:贝尔 7%F8  
⑷音色----取决于声源振动中所产生的“谐波”。 wD|I^y;  
谐波:大多数物体振动时,除了整体的运动外,还伴随着种种情形的局部振动,这些振动所产生的声波共同组成了“谐波”。 D N#OLk  
基音:物体整体振动产生的声音。 wbA<G&h~  
分音:局部振动产生的声音(物理学上),在音乐学上称为“泛音”,或者“倍音”。 R\^XF8n6/  
泛音列:把一个音的基音和所有的泛音从低到高依次排列起来,就成为它的泛音列。 y>jP]LR4  
谐音:各个泛音与基音的频率之比,成整数倍或接近整数倍。 *Iir/6myM  
谐音列:将一个音的所有谐音按从低到高顺序排列起来,就成为它的谐音列。 86HK4sES  
注:①泛音的音量通常较小,他们和基音一起发出时被掩盖。 |xX>AMZc)D  
    ②谐音列是一种特殊的泛音列。 dSq3V#Q  
    ③音色是谐波的产物:泛音越多,音色越丰满、圆润;高频率的泛音越多、能量越强,音色越明亮,低频率的泛音越多,能量越弱,音色越暗淡;频率较低的基音越强,音色越厚,频率较高的基音越强,音色越薄。 VY]L<4BfGL  
m%[`NP (  
声音按音色分类: 4b<>gpQ  
⑴纯音:由单一振动频率成分构成的音。----“泛音” JVawWw0q  
⑵复合音:由一种以上频率成分构成的音。 D5gDVulsh  
4.       弦振发音的特点: 4 /Q4sE~<  
⑴同样一条弦,在同样的张力下,弦的振动部分越短,则频率越大,音越高。即弦的振动长度与频率(及高度)成反比。 iciw 54;4  
     1/2部分振动,频率增大一倍,所发之音比全弦高一个八度。 *p=a-s5-  
     1/3部分振动,频率增大三倍,所发之音比全弦高十二度(八度+纯五度)。 ae-hQF&  
     1/4部分振动,频率增大四倍,所发之音比全弦高两个八度。 rUOl+p_47  
⑵一条弦振动式,分节振动,构成“复合音”。如图: 1C]mxV=%  
[attachment=845] N"Mw1R4  

等待千年 2011-06-14 21:53
9?J 3G,&  
第二章:律学体系 .0]\a~x  
一、律吕 ,C97|6rC  
1.定义 6#gS`X23Y  
----中国古代音乐文献里把有标准、有规律、成体系的音高称作“律”。 2/F";tc\'  
律高----各个律的音高 h}$g}f%$+  
十二律----将一个八度划分成12份,其中的每份有个标准的音高(律),12个有标准的音高合在一起称作“十二律”。 IF~E;  
十二律之首“黄钟”----标准音高,其他各律音高根据它来推算。 YkuFt>U9,  
假设黄钟相当于C IMcuoQ5  
l\t\DX"s_  
律名
6>=yX6U1q^  
黄钟
9Q /t+  
大吕
Ql8s7%  
太簇
g:rjt1w`D  
夹钟
L5j%4BlK/  
姑洗
$LkTu  
仲吕
%pG^8Q()   
蕤宾
d":GsI?3  
林钟
2>+(OL4l  
夷则
bpgvLZb>s  
南吕
]o+5$L,5b  
无射
aP&bW))CI  
应钟
:/<SJ({q  
音名
C
#C
D
#D
E
F
#F
G
#G
A
#A
B
Q}6!t$Vk  
注:①历代律高标准不同,对于黄钟律高来说,越浮动在#c1~a1之间。 =9yh<'583  
    ②十二律的绝对音高与现代常用十二平均律的绝对音高不同,其音分数存在一定差异。 PXrv2q[5?  
2.律吕分组(“十二律吕”) cN 3 !wE  
----单数之律为阳,计六个,称“六律”、“阳律”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;U)xZ _Ew~  
----偶数之律为阴,计六个,称“六吕”、“六间”、“六同”、“阴吕”。   ms%RNxU4:  
Wb{0UkApJ  
六律:黄钟(C)、太簇(D)、姑洗(E)、蕤宾(#F)、夷则(#G)、无射(#A) 4}xw&x  
六吕:大吕(#C)、夹钟(#D)、仲吕(F)、林钟(G)、南吕(A)、应钟(B) ' Ih f|;r  
3.清浊倍半与八度分组 J1UG},-h  
----高音的意思。     双重含义     高低半音差 xm$-:N0q  
----低音的意思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高低八度 }N,$4h9Dj  
0aM&+j\q}  
正律----振动体基本长度规定之律。 $~c wB  
倍律----正律的振动体长度加长一倍所得之律,这时可得到比正律低八度的一个律。 $s]vZ(H  
半律----正律的振动体长度减少一半所得之律,这时可得到比正律高八度的一个律。 Swr 8  
按照音高排列: Mv?$zV"`#  
倍律----->正律---->半律 ?DrA@;IB  
RzOcz=A}  
常见的八度分组排列名称: kWMz;{I5*w  
(qian,四声)----->太声----->正声----->少声----->少生之反 kVe4#LT  
hH(w O\s  
二、律制 Uu_Es{@  
1.五度相生律 1"yr`,}?8r  
两种不同的生律方法: j[Q9_0R~lR  
⑴三分损益法: #T3dfVWv  
用黄钟管长度*2/3=林钟律管长度----三分损一 A~)#  
林钟律管长度*4/3=太簇律管长度----三分益一 ;k |U2ajFJ  
太簇律管长度*2/3=南吕 H~:EPFi.(  
南吕*4/3=姑洗 ;1AX u/  
姑洗*2/3=应钟 M~ eXC  
。。。。。。。 RIdh],-  
   次序:黄钟(1)、林钟(5)、太簇(2)、南吕(6)、姑洗(3)、应钟(7)、蕤宾(#4)、大吕(#1)、夷则(#5)、夹钟(#2)、无射(#6)、仲吕(#3-->清黄钟(#7 QCAoL.v  
注:仲吕无法完全生出清黄钟,中间有一定的差距。 N> jQe  
春秋《管子·地员(yun,四声)篇》记载了“三分损益法”求五正声的过程:
pt$\pQ  
阶名
f Hd|tl  
律数
Ek6z[G` O  
F?+\J =LT  
1*3*3*3*3=81
G0~6A@>  
{|{;:_.>  
81*4/3=108
E^4}l2m_  
"K c/Cs2[  
108*2/3=72
w&[&ZDsK  
ISHzlEY  
72*4/3=96
lx\9Y8  
cNl NJ  
96*2/3=64
s3sPj2e{  
F87/p  
⑵隔八相生 h<<uef9  
《吕氏春秋·音律篇》按一个八度内十二律名排列的顺序,以黄钟为始发律生出其他十一律,每一个新律都和前一律相隔八律(包括它们两者)。 8vqx}2  
~YRG9TK  
⑶二者区别: 8}K^o>J&K  
三分损益法:先下生四度,再上生五度 c:I %jm  
%urd;h D 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黄钟-->太林钟-->太簇-->太南吕-->姑洗 kt2W7.A 5 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简谱:     1  -->低音5  --> 2    -->低音6  --> 3 {&ykpu090  
[attachment=846] zvbO q  
隔八相生法:连续上生五度 MSaOFv_Q 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黄钟-->林钟-->少太簇-->少南吕-->反姑洗 /Os6i&; 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简谱:        1 -->  5  -->高音2  -->高音6 -->高音3(头上两个点)

啦啦咖 2011-10-28 19:39
倍律----->正律---->半律对么?应该反过来吧。


查看完整版本: [-- 小米的音律学习笔记 --] [-- top --]



Powered by phpwind v8.7 Code ©2003-2011 phpwind
Time 0.007229 second(s),query:3 Gzip enabl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