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完整版本: [-- 琴学解惑十八:撞.、逗、唤之辨 --]

古琴文化网 -> 琴友交流 -> 琴学解惑十八:撞.、逗、唤之辨 [打印本页] 登录 -> 注册 -> 回复主题 -> 发表主题

sabrinatzeng 2011-03-08 13:41

琴学解惑十八:撞.、逗、唤之辨

   Normal  0    0  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+_ 8BJ  
琴学解惑十八:撞.、逗、唤之辨 zXUB6. e  
雷苗伟 U:@tdH+A7  
89KFZ[.}]  
古琴的左手技法丰富,可称以韵补声”乐器之最,除基本的吟猱绰注、上下进复等技法之外,还有“撞”、“逗”、“唤”等灵活多变的技法,或装饰音头,或润色音中,或丰富音尾,力尽装饰之能事,通过诸多指法把演奏者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。然对于初学者来讲,除丰富的吟猱难辨之外,“撞”、“逗”、“唤”等三种指法,亦较为相似,易于混淆,且各家对个别指法多存岐义,现浅谈一下笔者对三种指法的一孔之见,以飨初习琴者。 Mig l  
ffI=Bt]t  
一、“撞” QxbG-B^)=  
^} Y}Iz  
撞”为“逗”、“唤”两个指法的基本,如能熟练掌握“撞”这一指法,稍加变化便可完成另外两个指法。“撞”历代琴学解释得较为统一,少有分岐。即得音后左手迅速向上一动,后急归本位,旨在一触即下,其速如电,切勿迟缓,如缓上缓下则成“进复”,旧谱喻之“钟杵之撞”,宜实上虚下。 FQ 0 ;%Z  
J!|R1  
如改变“撞”的方向及数目,便可构成“反撞”、“双撞”等指法,“反撞”是左手得音后,迅速向龙龈方向(即向下)一动,其势如“撞”同;双撞是连续两“撞”,其余均同。《桐心阁指法析微》甚至将“撞”又分为“大撞”、“小撞”、“短撞”、“软撞”、“虚撞”等,此类指法大同小异,根据前面的定语,灵活变动即可。 EqBTN07dZS  
关于撞有两个问题或有争议,可能会令初学者不解:一是“撞”的时机,二是“撞”的幅度。笔者认为两者均无定法,应随曲而变。撞的时机,可根据曲子节奏的要求而变,可以居音中,也可以居音尾(但不可在音头,如“撞”在音头,易与“逗”混淆),一般所“撞”的音多为四分音符,古琴曲又多为4/4/4节奏,故要在一拍内完成该“撞”,所以“撞”的机时,也并无多大选择,往往是得音后便撞,常奏成前后带有附点节奏的音型。而撞的幅度(即得音后上位的分数),也并非简单的音阶性进展,即一个大二度或一个小三度,此向上撞的幅度也应随曲子的风格而变,但现在记简谱或线谱时多记为上一个大二度或一个小三度,如1的撞,记谱记为:1 213的撞记为:3 53 YnU*MC}  
KbciRRf!k  
《普庵咒》一曲中便使用了大量的“撞”,本曲中既有“撞”,又有“双撞”、“反撞”等技法,初学者可节选其中的一些段落加以练习“撞”,同时该曲也是练习“撮”这一指法不错的古琴曲。 9Y:.v@:}0  
uwi.Sg11  
二、“逗” w87$p821  
逗”为音头的撞,即右手拨弦的瞬间左手迅速向上抖动,在音头形成一个小装饰音,此指法需灵活生动,一气呵成。如何在得音的瞬间完成这一指法,那便需要左右手很好的配合。古谱解释“逗”有引逗之意,故称“逗”,恩师李庆中先生在解释何为“逗”时,曾形象地比喻,弹此指法时为两手相“斗”,同步相行,故称之为“逗”,斗”“逗”两字古代通用,故此解也可。可见要弹好此指法,左右手的配合至关重要,如左右相乖,便失之生动,左手慢,便成“撞”;左手快,“逗”之无声。彭祉卿先生《桐心阁指法析微》一文中,在“逗”指法下条,又专设一指法——“斗”,但两种指法大同小异,演奏时可计二为一,况今谱多不用,此举 略有添足之嫌。 ?Vh#Gr  
关于“逗”向上的幅度,更不可拘泥于大小,记谱可记为音头大二度或小三度的小倚音,但实际演奏应以灵活生动为主,不拘长短,任情发挥。 X%og}Cfi  
0,&] 2YJ  
三、“唤” cb|hIn\>7  
eVX/<9>  
唤”这一指法,相对于“撞”及“逗”来讲,争议颇多。主要有两种奏法,本文暂把两种不同的奏法称作“古派”和“今派”。 t@ri`?0w  
Piw i  
古派:古谱一般对“唤”的解释为:得音后,先下二分,后复本位,再上二分,最后再回本位,或方向相反,先上后下,实际效果为“反撞”加“撞”,或“逗”加“反撞”,此指法颇类似于二胡中的回转滑音,如6音名“唤”,可演奏为65616,或61656。古人对于“唤”的解释多持这一观点。如下列琴谱: BbCW3!(  
?b}e0C-a  
乘上音而上,又接上音而疾下,若反撞急进退之意,取其声如电速,分明为妙。”(此为先上后下) dEI!r1~n 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
祝桐君《与古斋》         KRR)pT  
注下少许略作猱” (此为先下后上,猱有上下之意)。       ,* \s  
   ——
蒋克谦《琴书大全》 v=dK2FaY  
     hAds15 %C  
乘下音而上,又按上音而急下。”(此为先上后上) JbitRV@a 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
苏璟、 戴源、曹尚炯合著《春草堂琴谱》 V@y&n1?6  
/V2yLHm  
乘右弹时,绰上二分,逗者音下过本位二分,速上至本位,音凡两折,如鸣鸠唤雨之声,运指上下均实,归本位则虚。”(此为先上后下) 7$Wbf4 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
彭祉卿《桐心阁指法析微》 RZVZ#q(DU  
;*+H&  
    “
唤是很像逗的音加上反撞的音,它的弹法是按弹的指趁右弹的时候,从得音的音位向上二位逗得弹出的音引过本位二分,赶快回到本位,往上往下都重,回本位时候轻,形容它姿势比喻作鸣鸠唤雨”(此为先上后下) > Xij+tt{  
——
沈草农《古琴自学方法》 OaT]2o  
tCRsaDK>  
按弹后,略下少许乘下音急上过本位,以接上音疾上归本位,如鸣鸠唤雨的声音,以轻松灵活为主”, Z;tWV%F5  
——
顾梅羹《琴学备要》 eNH9`Aa 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"1>w\21  
今派:今天大多琴人,对“唤”这一指法多作简化,得音后只向上进一位(或退一位),然后退回本位(或进回本位),或演奏为一个小进复(或小退复),或干脆视作一小幅度的“吟”或“猱”。如下列诸谱: ugj I$u  
古谱中有多种解释,揣摩其意似为非音阶的小‘进复’,单一‘往来’的揉弦也可” 龚版称“唤”为美轮美奂之“奂”,也“奂”也应为“唤”之减体)。 SY:ISzB}  
——
龚一《古琴演奏法》 U|QP] 6v  
uK#2vgT  
     “
左手按弦,右手拨弦后,左手作一次小幅度急速的退复。也好似作一个猱的动作,将一个音分成两个音符。有时谱中写成‘活’” u^Ktz DmL 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
李祥霆《古琴实用教程》   pVzr]WFx  
Gf+X<a  
当然,古今两派的提法也只是取大数分类而已,古派中也有解释“唤”为缓撞或仅上下者,如《五知斋琴谱》注解“唤”:“唤音也,如撞放缓,连上连下,音随指走,轻松连活则佳焉”。同样,今天的琴人仍有弹“唤”时谨遵古法,先上后下或先下后下者。 r? }|W2^%  
初习《良宵引》一曲时,便遇到“唤”这一指法,恩师的解释为:缓撞,同《五知斋琴谱》相似,即把“撞”放缓,恩师强调,“唤”贵圆润,“撞”尚急硬,唤下之时更应缓缓注下,如远人召唤之态,这样又比小进复更丰富一些。多年来自己在演奏实践中也一直持此观点,凡在曲子中出现“唤”时,均用缓撞应之,只是对古人为何不直接记作“进复”或上后再注下这些指法,而又独创造一个“唤”?对此常心存芥蒂。直到学习《欸乃》一曲时,才对“唤”又有了进上步认识。《欸乃》一曲中出现了大量的“唤”,如仅仅把“唤”用一个简单的小进复来代替,那么其中的韵味并不十分突出,如采用古人先下后上再注下的演奏方法,情感又会浓郁一些。 LOG>x!  
e\-,e+  
曾就“唤”的演奏方法请教过多位琴友,有挺古派,也有挺今派,或古今兼容派,各存仁智之见。后来又专门就此指法就向恩师李庆中先生请益,恩师对“唤”的观点还是“缓撞”,但后面的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。恩师说,“其实怎么合适怎么来,先下后上也可以,只要听着顺耳就好”,对呀,古今的两者兼容,演奏时的随心所欲,需古则古,需今则今,不是更好吗?何必非要分出个此对彼错呢? ?I+$KjE+  
j4`+RS+q  
恩师的胸怀又给我上了一课:其它有些指法并无严格的定义,也无绝对的对错,只要掌握该指法精神,与曲子要表现的情感恰到好处、水乳交融即可,古派也好,今派也罢,一个“唤”古今两种奏法,不是更为丰富吗? A42!%>PB  
<Voct  


查看完整版本: [-- 琴学解惑十八:撞.、逗、唤之辨 --] [-- top --]



Powered by phpwind v8.7 Code ©2003-2011 phpwind
Time 0.006468 second(s),query:2 Gzip enabled